替代性创伤是什么意思?

    情感语录 admin 61次浏览

    上个星期我和几个好友在水果群里聊天。橘子提起了那个三个月宝宝趴睡窒息的新闻。我和苹果也忍不住对无良机构和无知家长好一顿口诛笔伐。

    橘子又说,“我最近老想到那个可怜的宝宝,心里难过得很,就觉得太可怜了,跟自己亲身经历似的。视频我是不能看的,我在一些公众号里看到了动图,看了就受不了,看了就想哭,感觉像自己家的娃在遭罪似的。梨,能用心理学分析分析这是什么心理吗?我感觉自己太好烦神了。”

    很显然我的朋友橘子遭遇了替代性创伤。这样的悲剧因为具有比较高的新闻价值,往往被各种媒体广泛报道。有很多的细节甚至视频被截取出来并被反复观看。普通的民众并不具备免疫力,尤其对于那些富有同理心的人,很可能会遭受“二手创伤”,即替代性创伤。

    替代性创伤(VT)是指因为目击大量残忍、破坏性场景之后,损害程度超过其中部分人群的心理和情绪的耐受极限,间接导致的各种心理异常现象。以前多发生在参与急救或者援助的工作人员身上,比如医务工作者,消防员,警察,社工,心理咨询师,辅导老师或者创始者身边的亲友等。

    随着新闻传播方式和途径的高速发展,人们即使远在安全的异地也能够身临其境般感受灾难,疾病带来的威胁和痛苦,尤其对于那些容易和他人产生共情的人来说,TA们会将自己过度卷入到遥远的痛苦情境中,好像自己也在遭受类似的创伤,这些都属于替代性创伤。

    替代性创伤会给人的身体和生活带来负面的影响,比如像我朋友橘子一样,一想起这个可怜的宝宝就忍不住想流泪。

    前段时间疫情严重的时候,很多人就出现过替代性创伤的症状。虽然并不在疫情爆发的中心,也没有接触过确诊的病例,只是因为翻看铺天盖地的负面信息,整个人就陷入情绪低落,心情烦躁,容易生气,莫名感到恐惧,绝望,甚至麻木,有的还会和家人产生冲突。更有严重的,会出现严重的躯体性症状,心悸流泪,头痛恶心,在崩溃的边缘来回拉扯,感到自己没有力量改变,就充满罪恶感。

    有的人在遭遇替代性创伤的时候,会找朋友反复倾诉,试图减少相应的压力。不过研究发现,这并不是一种有效的缓解压力的方法,根据心理学中减多增少原理,反复谈论或者观看相关新闻,反而会增加而不是减少痛苦。

    那么如果在觉察自己产生了替代性创伤的时候,该怎么办才能我们走出困境,恢复往日的生活节奏呢?

    首先,悦纳自己是一个富有同情心的人。要知道,不是每一个人都拥有悲天悯人的情怀。共情力,是一种可以快速走入他人内心的天赋啊,很多人想学还学不来呢。

    其次,减少或者避免接触相关的负面信息。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,关照好自己的身心。每天早晨看一会儿新闻联播,增加幸福感;投入到繁琐的生活中,产生真实感,转移自己的注意力。

    第三,采用一些情绪稳定技术。比如保险箱技术,想象一个结实的保险箱,把那些让你感到不舒服的情景,片段写下来或者存到硬盘中,然后把它封存在保险箱里,自己保管好密码或者钥匙,可以自行决定一个认为自己接受的时间再来打开。

    第四,对那些被及时觉察又比较轻微的替代性创伤,像我的朋友橘子,可以和朋友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,把情绪和需求一次性表达出来,然后不再过多关注,交给时间来抚平创伤。

    最后,还是想说,如果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心理问题,建议随时寻求专科医生或者咨询师的帮助。


    版权所有丨如未注明 , 均为原创丨本网站采用BY-NC-SA协议进行授权 , 转载请注明替代性创伤是什么意思?
    喜欢 (0)
    皖ICP备2022016281号-1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