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间心理学家的特征

    情感心理 admin 65次浏览

    民间心理学家熬的鸡汤,有毒。

    经年来,心理学热度不断上升。微信公众号和博客等自媒体,为心理学文章传播提供了方便。心理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心理名词,已经走出本学科范围,获得全社会认同。

    大众对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,也有了观念上的改变。去精神医院看抑郁或焦虑等疾症,逐渐变得和看感冒一样普通。

    另一方面,心理知识和一些心理访谈技巧,由于某些使用者不加限制的滥用,给一些求助者造成了二次伤害。

    这类具有一定心理学知识,但缺乏督导和指导的民间心理学家,执着于理论,忽略或不懂得对求助者(包括自己)的关怀和接纳。在没有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前提下,轻易分析求助者的情结,剖析原生家庭,满足于提几条似是而非的建议,为求助者熬出了一锅浓浓的鸡汤。

    这鸡汤,有毒。

    民心家的特征

    这些民间心理学家,简称民心家(我造的词),有以下特征:

    他们学到了很多心理学的概念,擅长把这些概念往自己和别人身上套,并据此来解释行为背后的原因。

    他们的言语中经常出现“接纳你所有的过去”、“宽恕你的原生家庭”、“拥抱你的内在小孩”、“界限、自体客体、精神动力”等心理学语句。

    他们喜欢对行为方式贴上心理标签,不断思考“我的焦虑从哪里来?“、”他是不是有抑郁症?“、”过去的创伤怎样才能被疗愈?“等问题。

    他们没有专业心理咨询师做督导,对很多理论只是想当然,知其一不知其二。

    民心家在网络上大量存在,特别是在一些泛心理的微信群里。这些群里有一些爱求助的群友,也有一些爱解答的民心家,他们共同构成了这些泛心理群的生态。

    临床心理学里的病种很多,诸如抑郁症、躁郁症、恐惧症、强迫症、自闭症、多动症、癔症、异装癖等。民心家面对自己或求助者的症状,迅速切换到诊断模式:他们把自己当成了医生,就像看病时医生要告诉病人这是什么病,要开什么药,怎么治疗才能好一样,执着于把这些症状往病种上套。

    这一步做法,把症状上升成了疾病。如果是自己的症状,就成了”我有病“;如果是别人的症状,那就是”你有病“,结果是大家都有病。

    这么急着判断自己有病,或许是因为这个笑话:自从得了精神病,精神好多了。

    找到了病因,接着就是开药方。民心家一般建议求助者追溯童年,从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开始找寻原因。而只要愿意找,肯定会找到父母不够好的时候,没有对自己完全抱持的时候。这时候民心家会说,原因找到了,因为父母不够好,没有成为温尼科特说的”good enough mother“。

    这时候,那些擅于自我合理化的人就会惊喜地发现,原来我可以怪原生家庭、怪童年阴影、怪父母,唯独不用怪自己。

    民心家的分析迎合了求助者不用自己负责的心理,得到求助者的称赞和感谢,自己的成就感也获得了大大的满足,看起来是非常完美的“双赢”。

    事实上,推卸责任的做法犹如嗑药,只让人暂时感到轻松,但对于问题的解决没有任何作用,反而推迟了求助者自我成长的时机。当症状再次发生时,痛苦随之增加。

    民心家的鸡汤毒在哪?

    1、知识碎片化

    民心家获取心理知识的来源,大部分是微信公众号或者微博。一篇几千字的文章,配上音乐几分钟就翻完了,很少做笔记,这样的学习状态下,看完文章能记住几个概念就不错了。

    公众号里的文章,为了传播效果,会本能的夸大某些心理因素或日常小事的影响,有些文章的观点还自相矛盾。以关键词“三观”搜索公众号文章,这四篇两两针对的文章出现在同一个页面:比如“三观不合,我要怎么和你相处”,“三观不合,还能这样相处”;还有“三观不同,不必为友”以及“三观不合的人,一样可以做朋友”。

   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,一篇文章想获得10000+,一定不能太长,太长没人看,不管你讲的多有道理,有人看才是最大的道理。(我看了看现在的篇幅以及接下来还要写的提纲,已经预感到这篇文章扑街的命运)为了控制篇幅,作者只能选取一个点去写,这就导致知识碎片化。

    碎片化带来的最大问题是理论不成体系。理论,是人类对客观规律的经验性描述,是人类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。没有绝对正确的理论,也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。理论的适用范围有限,它的使用不能脱离体系,一定要在体系的背景下理解使用才准确。

    比如牛顿的三大定律,只适用于低速、宏观、弱力的场合。在高速(速度接近光速)、微观和强力的情况下,物体运动只能用相对论、量子力学和粒子物理加以描述,牛顿三大定律就成了三大狗屁。

    民心家学着碎片化知识,脱离体系随意使用心理概念,以专家的身份自居,草率提建议、下结论,常常给求助者带来二次伤害。

    2、心理问题的多因多症

    人类心理问题的复杂性,决定了同一个心理问题,可能有很多不同的原因;同一种原因,也可能导致不同的结果。

    比如,一个人晚上睡不着觉,经常失眠,这可能是广泛性焦虑或植物神经紊乱引起的长期症状,也可能是面临巨大压力引起的短期症状。

    再比如,一个人的人格特质发生退行摆荡,这可能是处于精神分裂早期或边缘状态,也可能只是自恋人格障碍。在精神分析观点里,第一种情况不能分析,第二种情况则可以进行分析。

    在这里,我们也可以进一步看出,随意使用碎片化心理知识带来的危害。如果不能从一个整体性、系统性的视角来看待病症,出现某一个病症就到处对号入座,往往是胡治一通。

    把这些碎片化的知识不加判断的用来指导他人,并不是真的为了别人好,只是一种炫技的做法,满足的是民心家内心渴求的赞同和关注。

    3、野蛮分析

    有一个来访者在电话里跟我讲诉:老师,我跟男友相处已经四年了,这四年里,我们分分合合好几次。最近我们大吵了一架,到现在差不多两星期了,这几天我们谁也没理谁。有几次我想给他打电话,又想我一个女孩子,凭什么先开口。

    老师,我平常也在看心理学方面的文章,我想,我男朋友这种情况,应该跟他的原生家庭有关。他是单亲家庭,父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婚了,他现在和他妈妈住在一起。

    他家经济条件不如我家,这导致他跟我在一起时,有一些自卑。但我平时还是比较照顾他的感受,出门时基本不背大牌包包,吃饭也选一些普通的饭馆。

    他老是担心我会离开他,有时我跟异性朋友打电话,他脸色就不好看。这可能跟他从小缺少父母关爱,内心没有安全感有关。他妈妈不善交际,很少出门找朋友玩,大部分时间在家里看电视。这导致他言辞木讷,跟人沟通困难。

    老师,我们相处这四年,我投入了不少感情。现在这个样子,分开又舍不得,相处又很痛苦,我应该怎么办?

    我问她:这些话,你对男朋友说过吗?

    她说:说过啊,他没学过心理学,我希望他能明白问题出在哪里。

    来访者语速很快,电话里的这一番描述,我基本插不上话。她擅长用心理学名词剖析男友,解释男友行为原因,却忘了自己在恋爱中的作用。

    她的言语中暗藏着一股推力,努力把我和她隔开(专业名词的过多使用,是一种防御)。我感受到的这种力量,也隐藏在她和男友的亲密关系中,让彼此分分合合,难以稳定。

    这个姑娘对男友行为的解释方式,就属于野蛮分析。

    野蛮分析是指,在一种冷漠和指责的氛围里,用心理学的理论去解释对方的行为原因。

    分析一方潜藏的含义是,“我学过心理学,比你还了解你自己。你这些行为背后的潜意识,我一眼就能看穿,别跟我玩把戏。”

    被分析一方,感受到的是指责和一种居高临下的责备,恨不得马上给你怼回去,争吵由此升级。

    实际上,不管你分析的多么有道理,只要你和对方没有处于一个完全接纳、疗愈的关系中,你只是把分析当成了一种攻击对方的武器,核心含义是“这都是你的问题,是你的错。“

    任何一段关系,都需要两个人共同去努力。如果其中的一方一味地强调对方的问题,更像是在推卸自身的责任。

    4、逃避问题

    一个肝癌患者,希望医生给他两片药,回家吃两天病就好了。

    负责的医生会告诉患者,你这个病吃药好不了,要先通过化疗和放疗控制病情,然后去寻找匹配的器官移植,移植完还要长期服药,过程痛苦花钱多还不一定有效。

    患者带着失望走出医院,守在医院外面的药贩子呼啦一声围了上去,“肝癌啊,我家的祖传秘方老有效了,保证一帖见效,你跟我来吧。”

    患者喝下秘方熬出的药汤,肝马上不疼了,确实有效。一个月后,全身水肿住进医院。

    事后得知,秘方就是治感冒的中草药加上止痛片,可以止疼但无益健康。部分中草药含有毒性,需要肝脏解毒,给本就癌变的肝脏增加了负担,加速了病情恶化。

    网络上,有很多深陷痛苦的人,渴望得到心理学的帮助。

    他们期待有一种方法,可以快速的帮助他们缓解痛苦,从常年的内心冲突中摆脱出来。希望有一种简便的理论,只要照着做,就能让一个迷茫挣扎的心灵,到达快乐的彼岸。

    负责的心理咨询师像例子中的医生,并不能承诺一个“肯定会好”的结果,治疗中要引导求助者面对脆弱的内在,这会带来痛苦,长程的面谈安排更要耗费求助者大量的精力和经济。

    民心家像药贩子,和患者共同追求见效快无痛苦的治疗方式。这种理想中的方式,是民心家熬出来的一锅有毒鸡汤。

    社交软件里,民心家对素未谋面的求助者开始了指导。他们的交谈中混杂了大量的心理学词汇,民心家诚恳的给求助者提了好几条建议,缓解了求助者的焦虑。

    过几天,求助者面对一个新的情况,缓解过的焦虑又开始出现,那些建议也不再有用。

    这是因为,民心家的鸡汤只是让求助者舒适的逃避了一直不想面对的问题。无论鸡汤多香,只有感受真相和面对问题,才可能带来改变。

    5、知道概念并不能解决痛苦

    一个人心理上的痛苦,很多是受自己人格障碍的影响,潜藏在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里。抽象的概念,并不能直接帮助你去解决痛苦。

    这些来自深邃潜意识的信念,在你不知道的情况下,控制着你做事的方式,作用于你的人生,乃至每一件事,每一种感受。

    不管是精神分析里提到的潜意识,还是认知行为疗法里面的“自动化思维”,讲的都是一种意思,对人格部分的自我觉察,特别难。

    正如你看不到自己的眼睛。

    即使一个人认同了民心家鸡汤里的道理,他一样不能改变他的伤痕、感受、潜意识模式,一样无法摆脱过去,成为一个全新的人。

    看完上面的分析,你可能会产生两个疑问:

    1、那这么说,心理学知识是不是学了没用?

    心理学知识当然有用。它为我们看待事物创造了不同角度,为我们开启自我觉察之路提供了方法,改变了我们对事物的认知。

    但是,改变认知只是第一步,更重要的是改变行为。只有行为跟着认知一起改变,我们的生活才会得到改变。

    民心家的问题在于,过多的把精力放在了探索认知上,却忽略了行为(有意或者无意);或者也意识到了要改变行为,却没有勇气去实施。于是心理学,沦为他们自我合理化的精神鸦片。

    比如,中年软件工程师A,面对领导对自己提的不合理加班要求,很难开口拒绝。对他来讲,说“不”,特别是当面对领导说不,非常困难。

    他学习了心理学知识,知道这是一种讨好型人格的表现,带着儿时对强势父母的讨好情结,来应对他和领导的关系。

    知道了原因,并没有帮助A鼓起勇气去拒绝领导。一种深深的挫败感弥散在他的心中。他开始怪罪父母做的不够好,没有为他创造一个理想化的生长环境。

    把原因怪罪到父母身上简单加愉快,这帮助A缓解了焦虑。但不敢直面问题,A的生活并没有起到什么改变,还是经常焦虑着为公司免费加班。

    2、看到朋友B那么痛苦,我又学到一些心理学知识,我能不能给他提建议,帮助他缓解痛苦?

    直接提建议并不妥当。

    第一,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生活专家。你能想到的帮他缓解痛苦的建议,他早就想到了。如果有用,他不会继续痛苦。

    第二,人是最会掩饰的动物,B的痛苦,不一定是他所描述出来的痛苦。举个例子,一个男性来访者因为工作效率下降求助咨询师,治疗中发现他真正想解决的问题是喜欢上同性同事小张,又不敢声张,怕别人说他同性恋,内心严重冲突。如果进一步分析,性错乱是因为幼儿在形成稳定的人格结构时,理想化的双亲形象内化进超我时,自恋灌注的撤回遇到了障碍。

    如果你只针对他所表现出来的工作效率下降提建议,只是浪费你们彼此时间。

    第三,如果你们之间没有建立好包容支持的咨访关系,而你的建议恰巧引发了他过去没有处理好的痛苦情结,新伤旧痛加到一起,你又缺乏包扎伤口的技术,那是一场灾难。

    那应该怎么做,才能帮到他?

    作为普通朋友,缓解痛苦的最好方式是陪伴与支持。告诉他,你在他身边陪着他,愿意分担他的痛苦。

    如果他开始跟你哭着倾诉,或者发泄抱怨,认真听着就好,克制自己想提建议的欲望。少说,多听。

    如果他的问题很严重,聊天陪伴是处理不了的,去看心理咨询师吧。

    心理咨询的实质

    心理咨询的重点,不是聊天,不是谈论理论,而是建立关系。心理咨询的实质,是建立一种你能被看见接纳的关系。自媒体里的心理学科普文章只是了解自己、认识自己的一个途径,并不能解决心理困扰。即使你系统学习专业的心理学书籍,也很难对心理问题进行彻底的治愈。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咨访关系。没有建立咨询关系,只想通过看文章来治疗自己的心理问题,很不现实。换句话说,不管掌握多少心理学的知识和理论,对解决心理困扰这件事基本帮不上忙。

    一名心理咨询师出现了心理问题,他需要去看另一名心理咨询师才有望解决。这也是专业的咨询机构中,设置心理督导的作用所在。

    咨询师周小宽说过,“好的咨询师,是镜子也是容器,她能够像镜面一样反射出最真实的你,捕捉你自己忽略或者掩盖的感受,也能够像容器一样,接纳住你所有的试图回避的情绪、阴影还有脆弱。”

    在咨询关系里,求助者不需要考虑咨询师,被对方完全接纳,在好的镜子和容器的作用下,他一步步接触到真实的自我。

    在没有负担、安全的关系里,求助者显露真实的自我,借助咨询师的帮助,勇敢的面对隐藏的问题,而这时,疗愈随着觉察自然发生。


    版权所有丨如未注明 , 均为原创丨本网站采用BY-NC-SA协议进行授权 , 转载请注明民间心理学家的特征
    喜欢 (0)
    皖ICP备2022016281号-13